在蒙古包里吃饺子是一种什么体验?
清朝人赵翼在他的《檐曝杂记》里说了这样一件事。
有一年,他随乾隆皇帝前往木兰狩猎,遇到一个会说汉语的蒙古兵。赵翼就问这个蒙古兵,说你们是不是天天都喝奶茶吃羊肉啊?
这个蒙古兵回答他,吃肉喝酒这些作业,都是那些王公台吉们才干有的,像我们这些穷当兵的,只需在逢年过节的时分,才干杀一个羊,而且还是几户人家轮番坐庄,每户人家分几块。
平常,全靠牛奶和马奶。早晨起来,不论男女,榜首件事就是挤奶,挤完奶初步熬茶,茶熬好以后,把渣子滤掉,再把挤好的奶兑进去煮沸,每人喝两碗,一早一晚,都是这样。
据估计,那时的奶茶比现在的粘稠一些。由于赵翼终究说了一句,这就是蒙古人的饘粥。饘就是稠的意思,饘粥就是稠粥的意思。
又想起了蒙古民俗专家郭雨桥记叙蒙古族祭敖包时的情形,他说大一点儿的敖包上,一般都准备几口能盛十八担水,煮三条犍牛肉,熬三石二斗米粥的大锅,名叫熬蛮架锅。
将祭祀过的大羯子羊壳郎,自骨缝处卸开,却又骨肉相连,囫囵放到蛮架锅里炖。等肉炖熟后,先选出其中最肥大的整羊,连同羊头一同献祭。献祭结束,大家初步同享羊肉。
祭敖包的茶饭祭品,不分宗族性别,不论尊卑贵贱,什么人都可以同享。过路的人,讨饭的叫花子,只需遇上,都可以纵情吃喝。这有点类似于汉族的流水席,也有点类似于慈善机构的粥棚布施,不过主食为羊肉,而且更多地具有了一种原始部落平均主义的风格。
这样的局面,一向要支应到天黑祭祀活动完全结束之后停止。剩下的食物,由陶豪庆和司祭人员抬到敖包上去,向四处泼撒,让周围的飞禽和走兽同享。上文中那个蒙古兵所说的逢年过节才干吃羊肉,大概也包括每年祭敖包的时分吧。
蒙古族的食物分为两个大类,一种叫红食,一种叫白食。
红食蒙语称为“乌兰伊德”,主要原料是羊肉、牛肉以及驼肉。除此,还有捕获的兔、野鸡、野鸭、沙鸡。最一般的吃法是手扒肉,肉不剔骨。
入冬以后宰杀的牲畜,一部分冷藏供冬天食用,一部分风干翌年春季吃。
白食蒙语称为“查干伊德”,由两部分组成,即食物和饮料。
食物包括:奶皮子、奶豆腐、酸奶豆腐、奶酪、奶油等。
饮料包括:鲜奶、窝奶、酸牛奶、酸马奶、马奶酒醍醐(你没看错,就是醍醐灌顶的醍醐)、酥酪(没有提取酥油的奶子)、马奶酒等。
非肉即奶,时间久了确实会腻,怎么办呢?
赵翼又在他的《檐曝杂记》里告诉我们:我国西北游牧民族嗜茶如命。一点都不夸张,他的原话就是“我国随地产茶,无足异也。而西北游牧诸部,则恃以为命。”
为什么呢?他又说“其所食膻酪甚肥腻,非此无以清荣卫也。”荣卫指血气,泛指人的身体。
蒙古族是一个才智的民族,知道肥腻之物吃多了,身体需求清洁,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喝茶,喝红茶。清代统治者却借此做为驾驭西北各少数民族的工具,真是有点儿小气啊。
在绵长的变迁中,蒙古族初步向汉族聚居区域靠近,除去日常常吃的炒米之外,逐渐有了糜米肉粥、糜米鲜奶粥以及面条、饺子、包子、油炸饼、油炸馅饼、酥皮饼等。
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作业,我们成天在说文明融合,尤其是上学时的前史教科书里,老在说什么,慢慢地,两个民族的文明发生了沟通融合。就这么一句就完了。
蒙古包 蒙古包帐篷 毡房 豪华蒙古包 大型蒙古包